2025年7月4日,欧盟官方公报发布欧盟委员会授权法规(EU) 2025/606。作为对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补充,该法规明确了废电池回收效率与材料回收率的计算方法、验证规则及文档格式要求等,旨在构建统一的废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框架。
01
法规核心目标:建立全生命周期统一框架
本法规依据(EU) 2023/1542的要求制定。(EU) 2023/1542对废电池回收效率和材料回收率设定了目标,而本法规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方法与验证规则,以确保目标的有效实施。
1. 明确计算方法:规范回收效率(rRE)与材料回收率(rRM)的公式及边界条件,确保数据可比;
2. 统一文档格式:按电池类型(铅酸、锂基、镍镉等)分类记录,文档需包含输入和输出明细、有害物质处理轨迹;
3. 强化验证机制:由成员国主管部门执行核查,涵盖数据准确性、跨境回收等效性等。
02
法规核心内容:从定义到计算,全流程规范
1. 关键术语明确,划清计算边界
输入分数:进入回收流程的废电池干重(含外壳、电缆、制造废料等),需扣除水分;
输出分数:回收后可再利用的材料(如金属、塑料),排除填埋、燃料化等用途;
黑mass:(阴极/阳极材料混合物)属于中间产物,需进一步处理才能计入输出分数;
第一回收商:启动电池模块/电芯回收的主体(如生成黑mass的企业),承担数据汇总责任。
2. 两大核心指标计算方法
回收效率(rRE):按电池类型(铅酸、锂基、镍镉等)分别计算,公式为:(注:2030年前可计入氧、氯、硫等元素,2030年后部分元素计算范围调整。)
材料回收率(rRM):针对钴、铜、锂、镍、铅等关键金属,仅统计“可替代原生材料”的输出,公式为:
3. 法规核心规范:文档与验证的可追溯、强监管
文档要求:电池回收记录模版需按电池类型分类设计,包含第一回收商名称及其所在地、日历年度、电池收集成员国、输入和输出分数(分欧盟内外)、回收效率(rRE)、材料回收率(rRM)、汞镉等有害物质处理的输入量及安全处置量等信息,确保可以追溯。
验证流程:由成员国主管部门执行,包括计算准确性核查、跨境回收等效性确认(如欧盟外回收需提供等效环保证明),必要时需现场审计。
03
法规意义:推动欧盟电池产业链绿色转型
通过统一废电池回收效率与材料回收率的计算、文档与验证标准,欧盟将进一步规范电池回收市场,促进二次原材料的高效利用与内部市场流通。同时,法规通过采用适应技术发展的前瞻性设计(如涵盖新型电池化学材料),将有效推动回收技术创新,为欧盟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管理"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04
该法规将于2025年7月24日在欧盟全境正式生效,作为电池回收企业运营的核心合规依据。为确保各成员国及经济运营商有充分时间进行技术准备和合规调整,特别设定2025年12月31日作为该阶段目标的最终期限,这将有效推动回收效率目标的实质性落实。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