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发布“日本纺织工业审计标准”(JASTI),旨在规范纺织工厂劳动管理,包含强制劳动、儿童劳动、差别与骚扰、结社自由、劳动安全卫生、雇用及福利、工资、人权、外国劳动者9 大领域共 84 项审计要求,重要度分为 ZT(零容忍)、MJ(重要)、MN(轻微),对不达标项规定了具体改善内容,如禁止强制劳动和儿童劳动、保障结社自由、确保最低工资及社会保险等,以推动纺织产业合规化与人权保护。
一、九大领域核心要求
1. 强制劳动(1-9 项)
禁止行为:严禁强制劳动(含囚犯劳动,遵循 ILO 11项指标)、身体暴力(殴打)、心理暴力(辱骂、性骚扰);不得预扣员工身份证、护照、现金等财物,禁止收取保证金或违约金。
行动自由:不得不当限制私生活,保障饮食、就医等基本权利,加班需基于业务必要并合法合规。
2. 儿童劳动(2-1至2-6)
雇佣底线:禁止雇佣低于当地最低就业年龄的劳动者,录用时需通过官方证件验证年龄。
未成年保护:18 岁以下劳动者需遵守工时限制,禁止夜间劳动及危险工种(如化学品处理);需制定童工纠正措施,包括协助离职、提供生活支持直至完成义务教育。
3. 差别与骚扰(3-1至3-9)
平等权利:禁止因性别(如妊娠解雇)、残疾、工会参与等原因歧视,招聘时不得设性别 / 年龄 / 宗教等不合理限制;女性员工享有法定产假及职场保护,晋升考核需基于能力而非性别 / 人种。
反骚扰机制:禁止言语暴力、权力骚扰、性骚扰,建立匿名苦情投诉渠道,保护举报者隐私。
4. 结社自由(4-1至4-2)
工会权利:保障员工自主组建工会及选举代表的权利,不得因工会活动解雇或歧视员工。
集体谈判:雇主需诚信回应工会谈判请求,记录谈判结果并保存议事录。
5. 劳动安全卫生(5-1至5-21)
设施安全:厂房需通过建筑及消防验收,通道宽度≥1.2 米,化学品需隔离存放(距热源≥50cm);机器需配备安全防护装置(如压力裁断机双手开关),灭火器需定期点检并按每 100㎡至少 1 具设置。
健康管理:提供免费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定期健康检查(高危岗位至少每年 1 次);建立劳动灾害记录制度,事故需及时上报并保存记录至少 1 年。
6. 雇用及福利厚生(6-1至6-15)
用工合规: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劳动条件通知书,明确工资、工时等条款,外国人需提供母语版本;保障退职自由,不得收取退职违约金,产假、病假等福利需符合当地法令。
社会保险:需为员工缴纳年金、医疗、劳动保险等,记录保存需合规。
7. 工资(7-1至7-8)
支付标准:工资≥当地最低工资,加班费按法定倍率计算(无规定时≥正常时薪),每月至少支付 1 次;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工资明细需向员工公示,禁止使用双重账簿。
工时限制:每月加班≤45 小时(特殊情况≤100小时),需通过考勤系统准确记录工时。
8. 人权管理(8-1至8-7)
制度建设:制定人权方针并公示,建立匿名举报机制(如意见箱、热线),保护举报人免受报复。
风险管控:定期评估人权风险,对重大侵害风险需制定预防措施,及时纠正侵权行为。
9. 外国劳动者(9-1至9-6)
契约公平:禁止签订含违约金条款的合同,雇佣中介需验证合规性,不得收取劳动者招聘费用。
语言与培训:需用劳动者母语提供合同及安全培训,保障外籍员工与本地员工同等权利,禁止歧视性条款。
二、改善机制
不合规处理:
ZT 级: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退还财物,解雇涉事管理人员(如强制劳动、扣押证件)。
MJ 级:限期整改(如1个月内完善劳动合同、补足社保),提交改善报告。
MN 级:持续优化(如卫生设施维护、记录标准化)。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