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国外资讯

2023年一季度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信息来源: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3-04-21    阅读:3614次
字体:
0

2023年一季度TBT通报情况

2023年一季度(1月1日至3月31日,下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164个成员中共有66个成员提交了1120件TBT通报*1,其中包括565件新通报、534件补遗和勘误通报、21件修订通报。提交通报数量位列前10位的成员依次是: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美国、布隆迪、肯尼亚、巴西、以色列、欧盟、智利(见表1)

 表1 2023年和2022年TBT通报数前10位国家(一季度)

表1.png

注:本表2022年一季度数据来源于本网站《2022年一季度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2023年一季度提交TBT通报数量前十的WTO成员提交的TBT通报数占总通报数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超过70%),成员仍以发展中经济体为主,部分成员国在数量上变动较大。坦桑尼亚提交的TBT通报数最多,同比大幅增加3.1倍;乌干达和卢旺达分别排名第2和第3,提交的TBT数量同比分别增加57.3%和1.1倍;巴西和以色列排位有所下降,提交的TBT通报数同比分别减少25.7%和57.1%;美国和欧盟提交的TBT通报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变化不大。

在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9个国家/地区中*2,本年一季度共有44个国家/地区提交了815件TBT通报,同比大幅增加55.5%,占WTO成员总通报数的72.8%。除上述提到的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卢旺达等TBT通报数增量较大的国家外,“一带一路”中加纳、新西兰和秘鲁提交的TBT通报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图1)。

图1.png

  图1 2023年和2022年部分“一带一路”国家TBT通报数比对(一季度)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3成员国2023年一季度共提交了69件TBT通报,同比下降27.4%。其中,TBT通报数减少较为明显的有韩国、日本和中国等,分别下降50%、30.8%和57.1%。马来西亚、缅甸、文莱、柬埔寨和老挝本年一季度尚未提交TBT通报(见图2)。

图2.png

图2 2023年和2022年RCEP成员国TBT通报数比对(一季度)

(如无特别注明,本节数据均来源于WTO官网,收集于2023年4月4日)


*注:

1. 按照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第2.9.2条的要求,只要各成员拟议的技术法规不存在有关国际标准可参照,或拟议的技术法规中的技术内容与有关国际标准中的技术内容不一致,且该技术法规有可能对其他成员的贸易有重大影响,则各成员即应“通过秘书处通知其他成员拟议的法规所涵盖的产品,并对拟议的法规的目的和理由作出简要说明”。WTO秘书处通常会将各成员发出的这种简要说明通知以一个固定格式表格的形式派发到其他成员,这个表格就是TBT通报。TBT通报作为WTO最官方和正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布渠道,是体现WTO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方向和趋势的重要文件。

2.“一带一路”成员单来源于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一带一路网”中的“各国概况”,截至2023年4月4日,中国已与149个国家/地区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十国。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


2023年一季度我国出口欧美消费品受阻情况

本简报所述“受阻”是指产品被当地海关拒绝进口、自动扣留以及进入对方市场后被召回等多种出口受阻情况。本节介绍美国CPSC召回和欧盟Safety Gate通报。

【美国】

2023年一季度,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共发布95例召回通报(Recall),同比增加21.8%。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消费品)共58例,同比增加34.9%,占美国CPSC召回总数的61.1%,比重较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涉及金额约16.9亿美元。此外,有15例是美国与加拿大联合进行召回,占中国产品被召回通报数的25.9%。

中国输美产品被召回最多的产品为纺织服装(31.0%)、电器/电气设备(19.0%)和儿童用品(17.2%)(见表2、图3)。

被召回的18例纺织服装中,有17例为儿童睡衣或睡袍,均存在不符合美国联邦儿童睡衣的易燃性标准的问题,另外1例为护理连帽衫,存在小部件吞咽的风险;电器/电气设备(11例)方面,大多存在着火和烧伤的风险,另外有触电和零件割伤等安全隐患;儿童用品(10例)则大多存在致儿童呛噎或窒息的风险。

表2 2022年和2021年美国CPSC召回中国出口消费品前5类产品

表2.png

图3.png

图3 2023年一季度美国CPSC召回中国出口消费品的类别分布

(2023年数据来源于美国CPSC官网,收集于2023年4月4日;2022年数据

来源于本网《2022年一季度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欧盟】

2023年一季度,欧盟非食品类危险产品快速预警系统-安全门(Safety Gate,旧称:RAPEX)共发布689例危险产品通报,同比增长28.5%。其中,产品原产地为中国的通报有319例,同比增加15.2%,占欧盟Safety Gate通报总数的46.3%,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原产于中国被通报最多的产品为玩具(32.3%),其次为珠宝(14.7%)、电器用品与设备(9.7%)和纺织服装和时尚物品(8.5%)等(见表3、图4)。

 表3 2023年和2022年欧盟Safety Gate通报中国产消费品前5类产品(一季度)

表3.png

图4.png

图4 2023年一季度欧盟Safety Gate通报中国产消费品的类别分布

中国产玩具被通报的主要原因有:玩具的小部件容易脱落或易被接触,儿童可能会把它们放进口中并导致呛噎;玩具含有过量的邻苯二甲酸盐和硼、镉等化学物质,可能会危害儿童健康,导致生殖系统和肝脏损伤。不符合法规标准主要是玩具安全指令、EN 71-1和REACH法规。对我国输欧玩具通报最多的国家是波兰和捷克共和国。

被通报的珠宝主要是因为镉含量超标,存在化学风险,不符合REACH法规;被通报的电器用品与设备主要是存在电击风险,不符合法规主要是低电压指令和EN 60335;被通报的纺织服装和时尚物品的主要是因为含有过量的邻苯二甲酸盐,不符合法规主要REACH法规、通用产品安全指令和EN 14682。

对中国输欧消费品提交通报数量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德国(18.8%)、波兰(12.5%)、瑞典(11.3%)、意大利(6.6%)和芬兰(6.3%)。其中,德国通报最多的产品是机械(19例),大部分为圆锯刀片;波兰通报最多的产品是玩具(36例);瑞典通报最多的产品是珠宝(23例)(见表4、图5)。

 表4 2023年和2022年欧盟Safety Gate通报中国产消费品的前5位国家(一季度)

表4.png

图5.png

图5 2023年一季度欧盟Safety Gate通报中国产消费品的国家分布

(2023年一季度数据来源于欧盟Safety Gate官网,收集于2023年4月4日;

2022年数据来源于本网《2022年一季度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2023年一季度我国出口欧美农食及医疗器械产品受阻情况

本简报所述“受阻”是指产品被当地海关拒绝进口、自动扣留以及进入对方市场后被召回等多种出口受阻情况。本节介绍美国FDA拒绝进口和欧盟RASFF通报。

【美国】

2023年一季度,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共计通报拒绝进口3821批次,同比减少4.6%。对中国输美产品(含农食产品、医疗产品、化妆品及烟草产品等)通报拒绝进口484批次,同比减少37.4%,占美国FDA通报数的12.7%,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6.6个百分点。

在农食产品方面,美国FDA通报拒绝进口农食产品1689批次,同比增加12.1%。中国输美农食产品被拒绝进口通报198批次,同比增加2.6%,占美国FDA通报农食产品总数的11.7%,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被拒绝进口的农食产品以蔬菜水果和烘焙产品居多(见表5、图6)。

 表5 2023年和2022年美国FDA拒绝进口的前5位中国农食产品(一季度)

表5.png

图6.png

图6 2023年一季度美国FDA拒绝进口的中国农食产品种类分布

从拒绝原因上看,有30.8%的产品(61批次)因涉及“含污秽的、腐臭的或腐烂的物质,或不适于食用”而被拒绝进口,主要是蔬菜水果(23批次)、烘焙产品(20批次)和水产品(15批次);有27.8%的产品因涉及各种标签问题而被拒绝进口,如“法律要求标注的英文信息未在标签上以显著且便于普通人阅读和理解的形式显示”和“标签缺少营养信息”;有21.7%的产品因涉及“含有毒有害物质”而被拒绝进口(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从拒绝进口的具体产品上看,被拒绝进口最多的产品是真菌类产品(金针菇、香菇、黑木耳、银耳等),有66批次。其中包括金针菇35批次,而54.3%的金针菇是因涉及“含李斯特菌”而被拒绝进口。

在医疗产品方面,2023年一季度美国FDA共通报拒绝进口医疗产品1885批次,同比减少16.2%,占美国FDA总通报数的49.3%,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其中,中国被美国FDA拒绝进口的医疗产品共244批次(医药品52批次、医疗器械192批次),同比减少54.2%,占美国FDA拒绝进口医疗产品总数的12.9%,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0.8个百分点。

从拒绝原因上看,83.2%的医疗产品因涉及各种注册问题而被拒绝进口,如“药品或器械未在510(j)要求的列表中,或未提供510(j)或510(k)要求提交的通知或其他信息”“负责产品生产、制备、宣传、合成或加工的机构未按期注册”和“器械与已上市合法器械为非实质性等同或510(k)未备案”等,分别有60.2%、51.2%、25.8%涉及以上三种注册问题而被拒绝进口;还有16.8%的医疗产品因涉及各种标签问题而被拒绝进口,如“产品为处方器械,标签缺少处方器械应有信息”和“标签未标注生产商、包装商或分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注:同一批次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拒绝原因)。

(2023年一季度数据来源于美国FDA官网,收集于2023年4月7日;2022年一季度数据来源于本网《2022年一季度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欧盟】

2023年一季度,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1126例食品安全风险通报,同比减少3.4%。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被通报66例,同比减少26.7%,占欧盟RASFF通报总数的5.9%,较上年同期减少1.8个百分点。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43例,同比增加10.3%,占中国被通报产品的65.2%。另外还有食品接触材料21例,饲料2例。

在食品方面,欧盟RASFF通报中国最多的类别是“糖果”(10例),此类产品的通报数占中国产食品被通报数的23.3%。被通报的糖果中有一半是果冻产品,通报原因主要为含有未授权的添加剂——卡拉胶和刺槐豆胶。根据欧盟法规(EC) No 1333/2008的规定,禁止在迷你果冻产品中添加卡拉胶和刺槐豆胶。除果冻产品外,其余糖果也因含有各种未授权的添加剂而被通报,仅1例奶油糖例外。该奶油糖因含有乳蛋白过敏原而被通报(见表6、图7)。

因食品添加剂问题而被通报的产品有所增加。一季度共有14例(去年同期仅3例)中国产食品因含有未授权的食品添加剂而被欧盟RASFF通报,除糖果外,还包括可可风味粉、海蜇和酸菜等。

 表6 2023年和2022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前5位产品(一季度)

表6.png

图7.png

图7 2023年一季度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类别分布

2023年一季度通报中国产食品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其次为德国和荷兰(见表7、图8)。意大利一季度通报的6例中国产食品案例中,4例是因含有未授权的添加剂或添加剂标签不合规而被通报。

 表7 2023年和2022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前5位国家列表(一季度)

表7.png

图8.png

图8 2023年一季度欧盟RASFF通报中国产食品的国家分布

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随着欧盟“Bamboo-zling”执法行动的结束,天然材料塑料制品的通报数大幅下降,一季度欧盟RASFF通报的中国产食品接触材料制品总数也同比下降57.1%。初级芳香胺迁移和金属迁移是中国产食品接触材料制品被通报的主要原因,分别有28.6%和23.8%的中国产食品接触材料因这两个原因而被通报。

此外,一季度有1例纸盘因石膏迁移而被通报,这种迁移物质在欧盟RASFF通报案例中较少出现。

(2023年数据来源于欧盟RASFF官网,收集于2023年4月11日;2022年

数据来源于《2022年一季度TBT通报和出口欧美产品受阻情况》)





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微信公众号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