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消费警示

不是儿童玩具!警惕巴克球儿童误吞

信息来源: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1-11-05    阅读:8686次
字体:
0

  据羊城晚报报道,2021年9月,广州市1名3岁儿童误吞了11颗巴克球(又称“磁力珠”),由于这些巴克球分别位于孩子3段不同的肠管,珠子之间相互吸引摩擦肠道,两天时间导致了4处肠管穿孔。幸运的是,经过手术,孩子终于在住院9天后得以出院。

image.png

位于肠道内的巴克球

  根据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2017年至今,广东省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儿童误吞磁性玩具伤害案例36例,近半数患者年龄为3岁及以下,经调查了解,造成伤害的磁性玩具一半以上为巴克球。

  巴克球,是一款国外流行并进入国内的成人解压磁性球,并不适合儿童玩耍。而近年来,部分企业利用其具有磁力、可变性强、颜色鲜艳等特点,将其宣传为儿童益智积木,使其成为了一款“网红”儿童玩具。但巴克球容易被幼儿当作糖果吞食,且一旦误食进幼儿体内,随着小肠蠕动向下运动,成串的巴克球会堵塞肠管或相邻肠管内的巴克球相互吸引挤压肠管,从而造成肠梗阻或肠穿孔,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腹腔的重症感染,危及患儿生命。

  根据实验人员随机网购的巴克球进行的测试,即使隔着170页的书本(85张纸,厚度约1厘米),小小的巴克球依旧能够依靠其强大的磁性吸附在一起。

image.png

  在用两颗巴克球隔着绿萝叶子吸附一夜后,叶面的组织已有了非常明显的挤压伤害,如果发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则可能导致肠道缺血坏死,甚至穿孔。

image.pngimage.png

  专家提醒,家长在为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幼儿挑选玩具时要多加考量,幼儿喜欢把物件送入口中,购买玩具时一定要考虑到与小零件有关的潜在的噎塞、窒息和误吞危险。而巴克球作为成人解压用品,家长应避免将其作为玩具给孩子玩耍。如果发现孩子误吞了巴克球,一定要及时送医处理。


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微信公众号
关注“广东技术性贸易措施”,获取更多服务。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