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如今市面上的一些产品贴上了 “CQC”的标志。这就是“碳标签”的一种。
据介绍,碳标签是碳足迹的量化标注,它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李璧君告诉记者,碳标签的作用在于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国际上较成熟的碳标签是英国发起的。如今,在英国、德国、法国、瑞典、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推出若干碳标签制度。
李璧君说,碳标签当前在国外和国内还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但出于客户的要求或者提升产品的需要,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为其产品核算碳足迹,并通过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等认证机构认证获得碳标签。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作为首批国家低碳试点省,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去年3月印发广东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研究建立碳标识等低碳认证制度”。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对低碳产品认证活动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
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环境问题,更是涉及到了各国经济贸易的重大问题。碳足迹、碳标签、碳关税也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
李璧君表示,虽然当前绝大部分国家在外贸产品上没有碳标签的要求,但随着一些国家对出口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排除这些国家将碳标签作为进出口商品的要求,对部分产品征收碳关税。若是这样,碳标签、碳关税将成为国际间新的贸易壁垒。一旦碳标签制度开始普及,我国出口商品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强制要求碳标签的限制。
李璧君建议,我国有必要提前做出政策的调整,推动碳标签的推广运用,在保障贸易发展的同时为全球环境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