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最新动态临时存储类

万信达:冲破“碳排放”壁垒

信息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发布日期:2013-11-15    阅读:522次
字体:
0

  2010年万信达首次成功申请了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授权的碳中和标签。这个标签不仅让万信达冲破了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

  这几年,我们每次去国外参展,都因为这个碳中和标签,备受青睐。”接待蓝思观察团的万信达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

  除了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之外,对于万信达来说,这几年的碳管理实践更让其全面掌握了自身碳排放情况,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以碳管理为依据,万信达的厂区实施了多项节能技术。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湿帘冷风系统之外,万信达还把全厂的灯管都换成了节能灯。此外,工人宿舍也装上了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相结合的热水系统。据介绍,这种热水器高效节能,制造相同的热水量,其使用成本仅为电热水器的1/4,燃气热水器的1/3。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节能举措还在于更换节能生产设备。虽然更换设备要花钱,但是换了设备之后,电费省下来很多,而且由于新设备对人工的依赖更小,所以算下来我们也不吃亏。三年来,万信达陆续更换了180台设备,共计投入188.2万元,但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达76.244万元。

  此外,对于广东正在进行的碳交易试点,万信达因为碳排放低,尚不够格进入强制交易名单。但不同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视以强制履约为基础的碳交易为“狼”,唯恐避之不及,万信达主动加入了交易名单。

  “原因很简单。经过几年的探索,万信达一方面掌握了自己的减排潜力,另一个方面也知道"碳交易"怎么玩儿,所以相信参与碳交易会获益。”帮助万信达做碳资产管理的东润发公司总经理庞增穗告诉观察团。

  显然,对于万信达这样的企业来说,节能减排并非仅仅实现了企业家对“北极冰川融化”的关切,更重要的是,通过算经济账,企业发现节能减排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如此一来,企业将节能减排压力有效转化成内在动力。

本文包含附件,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此附件内容!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相关资讯

最新国外资讯
最新国内资讯
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风险预警
广东省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WTO/SPS)信息平台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x